在U17亚洲杯上,中国队遭遇了连番的打击。连续两场的失利,使得中国U17已经确定出局,无法参加即将到来的世少赛。这无疑是中国足球再次与世界级赛事的无缘。加上之前的热身赛,由上村健一执教的中国U17已经遭遇了六连败的惨痛局面。
如果换做是成耀东执教,舆论的哗然程度恐怕难以想象。然而,对于上村健一,公众似乎保持着一种宽容的态度,或许是因为还留有去年与韩国U16战成平局时的良好印象。
每一场比赛对中国U17来说都是生死战。首战输给东道主沙特U17后,他们早早地面临了生死攸关的挑战。而在小组赛的第二轮,他们又败给了乌兹别克斯坦,两连败使得他们无法小组出线,遗憾地错过了参加世少赛的机会。
除了比赛结果的失利,比赛前的场景更是令人瞠目结舌。在奏国歌的环节,本应是全体球员共同唱响的时刻,却出现了令人争议的一幕。艾比布拉,作为成都蓉城的新星,竟然在国歌奏响时没有开口跟唱,与其他队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而替补席上的卞宇郎更是嬉皮笑脸,弯腰回头,完全不尊重比赛和国歌的庄重性。
比赛开场前三十分钟,镜头扫过中国队替补席时,更是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。两名球员突然低头憋笑,肩膀微微颤抖,仿佛他们身处的不是洲际大赛的赛场,而是学校的操场。这一幕被全球直播镜头捕捉到,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比赛过程中的争议也从未停止。在第三十三分钟,替补球员张城瑞补射破门,看似为中国队取得了领先,但慢镜头回放显示,皮球在反弹过程中疑似碰到了他的右手肘。这个判罚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,七分钟后,对手就利用一次教科书般的边中结合扳平了比分。
从技战术层面来看,中国队的防守形同虚设。当乌兹别克U17球员头球绝杀时,中国队的右路防区毫无作为。右后卫王一站在原地目送传中,而本该盯防对手的艾力尼扎尔却还滞留在中场。这两个原本被改造为“防守改造人”的球员的失误,成为了比赛的致命伤。
整场比赛下来,中国队的控球率和传球成功率都远远落后于对手。主帅上村健一虽然赛前强调“高压逼抢、闪电反击”的战术,但实际比赛中却变成了后场大脚传递。与预选赛时流畅的传控相比,简直是判若两队。
海拔一千六百米的塔伊夫球场成了中国国少的噩梦。他们在场上的表现与对手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。无论是跑动距离还是技术运用,都显得力不从心。同一块场地,其他队伍能够保持高水平的发挥,而中国国少却快速坠入低谷。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,但现实却令人大失所望。他们的表现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和批评。这让我们意识到,中国足球的青训之路依然任重道远。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让中国足球真正崛起。